全市检察机关 携手清“四乱” 碧水永长流 每日甘肃网12月23日 陇东(通员陈春芳)近年来,我市检察机关转变理念,多措并举,求真务实,积极实践,着力服务于生态环境保护,开展“携手清四乱 保护母亲河”专项行动,落实“河湖长+检察长+警长”巡河机制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 全市检察机关牢固树立生态综治理念、解决问题理念和质效优先理念。通过清“四乱”、对山水林田草进行整体保护、对人居环境污染进行综合治理,努力推进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活的和谐统一。在清除“四乱”过程中,首先着眼于即知即改,其次是通过检察建议督促整改,对于仍然不能整改到位的提起诉讼。重点在检察建议质量方面下功夫,坚持对“四乱”问题向一个行政机关只发一个检察建议,对各辖区的共性问题,仅向上一级行政机关发一个综合性检察建议,不做“一事一发,一案一发”。 全市检察机关采取携手巡河督查、多方收集线索、积极沟通配合、强化源头治理等方式,推进河流源头系统性治理。定期召开推进会、座谈会,研究全市河流分布、流域面积、流向情况,研究河流方面存在的问题,摸清底数,做到心中有数。实行上下联动,联合开展巡河检查,对重点案件强化督办。除巡查马莲河等5大河流外,还对较为隐蔽的小渠毛沟、村社中的小河细流逐一排查,建立了问题台账,对污水处理、水源地保护等配套建设提出建议。通过新闻媒体曝光、行政处罚、环保督查通、接受群众举、走访群众、查阅卷宗等全方位、多角度获取线索,对重点案件线索,指定专人跟踪办理,实现整改销号。针对省院交办的4个漫水桥线索,联合环保、水务、交通等部门积极协作,为方便村民生产生活,拆除2个、保留2个,并安装了检测设备和警示标志。市人民检察院牵头组织陕甘宁三省8市检察机关、油田单位,召开跨区域油区污染防治公益诉讼联席会议,相互学习借鉴,增强治理环境的合力和能力。通过与油田单位积极协商,探索建立了油区污染防治协同机制,就重大污染问题共同处置。与陕西榆林、延安两地的检察院建立了《跨区域石油污染防治及公益诉讼工作协作实施办法》,探索建立与相邻省市检察机关跨区域联合治理机制。建立“自新补植”长效机制,组织社区服刑人员,开展“毁一棵树、补一片林”主题活动,推进河流源头系统性治理。 全市检察机关坚持以解决河道“四乱”问题为目的,认真审查,慎重、规范建议,增强了建议的刚性。针对联合巡查时发现的河道种植植物,堆放的垃圾、弃土,河沿设临时洗车台、旱厕等问题,现场通知监管单位,临场监督整改84件。对不能立即整改的,进行诉前调查,摸清情况,立案后及时回访调查,督促整改销号45件。梳理同类问题,仅发出一个准确、客观、规范的建议,并在送达时口头告知行政机关,如果不按期督促整改,将提起诉讼。 |